你的孩子若有这些行为,可能正在“偷偷自卑”

发布时间:2023-08-05   来源:38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可能以为孩子很自信,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孩子一些小小的行为,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自卑。

01 孩子若有这些行为,可能正在“偷偷自卑”

行为一:说话小声

在家很大声,出门就小声。

这一类孩子,就是传说中的“窝里横”,在家里是“大王”,出门了就胆小如鼠。其实,这就是孩子缺乏自信。

因为不自信,孩子个人比较敏感,非常注重细节,说话也会很谨慎,从而说话声音也比较小,不愿意表现自己。

行为二:害怕与人对视

不敢与别人对视的孩子,还真不一定是“傲气”,很有可能是孩子有点“社交恐惧”。

因为不自信,他们在社交场合更容易出现手忙脚乱、尴尬、无法进行交流等情况,潜意识里他们会通过“躲开对方视线”这个行为,来逃避社交。

行为三:玻璃心

拼图拼不起来,能急哭;

被同学数落一句,也哭;

老师说话稍微大声点,还是哭……

这类孩子非常玻璃心,说不得、骂不得、输不起、玩不起。看似是孩子心思特别敏感,情感非常细腻,其实,就是孩子缺乏自信,所以非常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从而引起自己的坏情绪泛滥。

行为四:乖巧讨好

有一种自卑,叫“讨好型人格”。

孩子看着非常懂事,对父母他人言听计从,能够敏感察觉到别人的心思,从而做出判断,如何做才能讨好这个人。

一味地迁就、退让,不是懂事,是“讨好”,是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想要被别人“关注”,这是藏在孩子心底里的自卑。

行为五:频繁怯场

让孩子去舞台上表演,孩子有些怯场,可能是经验不足,但是每次都怯场,那就是自卑了。

在人多的地方,孩子更害怕自己出错、出丑,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自卑。

对照一下这几个行为,你家有没有?

02 孩子自卑的“源头”在哪里?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有提到:温暖而舒心的家庭环境可以预测整个一生的身心健康,相反,与家庭,特别是于父母的疏离,通常会带来发展问题。

自信或自卑,亦是孩子的“发展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自卑的“源头”是家庭,是父母。

家长对照一下下面几个情况,你家有没有。

情况一:总是吼骂、责罚孩子

哈佛大学曾经有一项关于被吼骂儿童智力的一个研究,研究人员抽取了儿童时期经常被父母吼骂的人,进行了脑部分析,发现父母长期对孩子吼叫,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大脑发育,从而影响智力。

与此同时,被影响的其实也不只是智力,还有性格、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害怕父母这么粗暴的沟通方式,内心会产生恐惧感,从而逐渐变得不自信、讨好等各种负面性格。

情况二:对孩子的成长,全程“包办”

对孩子“包办”最大的好处,便是在孩子可控的年龄段内,孩子遇到的挫折比较少,成长顺风顺水。

但“包办”最大的坏处,就是因为长时间包办,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等需要孩子独当一面的时候,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从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面对、自卑。

情况三:对孩子的要求太严苛、完美

追求完美,是一件好事。

但是过度追求完美,或者将完美强加于孩子身上,那么这便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过于严厉、追求完美的家庭,父母会给孩子带去很多的干扰,凡是都会给孩子意见,或者要求孩子听自己的,只有这样,孩子做出来的事情,才能勉强符合父母的要求。

只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孩子很难全神贯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只会担心是否达到父母的要求,时间久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总觉得自己不行,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感觉统合便会失调。

逐渐的,孩子就自卑了!即便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也毫不影响他的自卑。

03 自卑与自信,一字之差,家长如何做?

自卑和自信,其实也就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于孩子的人生而言,却有着天壤之别。

如何让孩子变得自信,而不是自卑,家长这些最基本的事情,要做到。

首先,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视角,看看孩子喜欢什么、在想什么。了解孩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用粗暴、严厉的方式管教孩子、帮孩子做决定,这才是正道。

其次,对孩子很失望、经常教训孩子的父母,想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那么每天都找2、3个孩子的优点,来说服自己好好说话。时间久了,家长也能做到心平气和。

最后,多夸夸你的孩子吧!孩子感受到肯定,自信心会爆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5991678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时尚女人
育儿知识
生活百科
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