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为何却患了抑郁症而休学?

发布时间:2023-10-08   来源:38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这样三个孩子,从表面看,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身高、容貌在同龄人中中等偏上,有一项或多项才艺,且家庭条件良好,没有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在生活中一定如鱼得水。然而真实情况是,他们三个都因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休学了。

案例1

小雪(化名),初二女生,有自杀倾向,休学半年,之前因中度焦虑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心理咨询。她曾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次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并且钢琴弹得很好,通过了全国10级考试。

她在考场上所向披靡,却在人际交往中寸步难行。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她非常渴望融入同学圈子,获得同龄人的友谊。然而,对别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她来说非常困难。她努力过,试图通过迎合他人获得接纳,却最终失败了。因为没有朋友,她感觉孤独、自卑和绝望。

案例2

阿勇(化名),高三男生。高三开学一个星期后,进行了摸底考试,他的成绩是班级第三。这个成绩,别人看来已经很好,但他觉得还不够理想。高考在即,他非常担心自己考不上清华北大,因此焦虑、失眠、没胃口,接着是厌学,最后患上了抑郁症。

案例3

小英(化名),高一女生。上高中后一个月开始厌学,休学后情况未见好转。上初中时,她成绩突出,但中考因过于紧张,没发挥好,未能考上理想高中,不得已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然而,到了普通高中,她眼高于顶,看谁都不顺眼,鄙视周围的一切,并哀怨自己命不好,从而自暴自弃,抑郁症状日益明显。

他们都曾学业优秀

但后来又都患上了抑郁症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

这三个孩子都曾学业优秀,又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抑郁症,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点呢?

通过了解,我发现他们确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低包容”的父亲。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低自尊人格,而正是低自尊人格让这三个学业优秀的孩子先后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爸爸从来没有夸过我

小雪的父亲很爱孩子,也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因为从小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对孩子一味苛责,从不表扬。不管孩子取得了多好的成绩,他对孩子的态度,永远是不满,甚至是鄙视、蔑视。

他坚信“严师出高徒”,不希望孩子出一点差错,孩子偶尔算错一道题,他上前就斥责:“笨死了!”所以,小雪的成绩虽好,却很不自信,因为“爸爸从来没有夸过我”。

小雪说,她在面包店买面包,总是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因为她怕自己做出的决定是错的。我说:“不就一个面包吗?错了就错了,有什么呢?”她沉默良久后说,做不到如此轻松地对待错误。

她的钢琴弹得不错,但是有位老师偶尔评价了一句:“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她牢牢记住了,哪怕钢琴考过了10级,依然底气不足。

更让她痛苦的是,她没有朋友。看到班里成绩一般的同学都能自如地和别人聊天、开玩笑,她非常羡慕。她也试着找同学聊天,却明显感觉到被排斥。

这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逃避、退缩。她觉得自己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学习,所以必须全力以赴地保住第一名的地位。

我询问同学们对小雪的印象如何,同学们普遍感觉她太清高,和自己不是一类人。

可没人知道外表清高的她,内心有着深深的挫败和无奈,还有一种隐隐的愤怒和怨恨——恨自己不能像同学那样轻松自如地与人交往。

几次交谈后,小雪坦陈,其实,她能看得起的人很少。她希望自己交往的朋友,既要学业优秀,又要有拿得出手的特长,还要两人有共同话题。这“既要……又要……还要……”,拦住了绝大部分人,偶尔有几个达标的,对方愿不愿意和她做朋友,还是两可的事。

凡是和小雪接触过的同学,都能从她的态度中感受到她对朋友的挑剔,因此也不愿意和她做朋友。小雪勉为其难地尝试和同学建立友谊却惨遭失败,更加重了其自卑心理。于是,她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内攻击的力度加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认为孩子优秀是理所当然

阿勇的父亲头脑聪明,业务能力突出,并自鸣得意地认为“龙生龙,凤生凤”,因此对阿勇的期望很高。好在,阿勇没让他失望。阿勇和父亲一样,成绩突出、爱好广泛、性格开朗。不过,阿勇的父亲眼光很高,认为孩子优秀是理所当然,故而很少表扬阿勇。

阿勇是家族同辈人中的佼佼者。逢年过节家族聚会,大家聊天的话题最后总会落在孩子身上,而阿勇得到了众口一词的称赞。从爷爷奶奶到姑姑叔叔,家族的每个人都知道阿勇学习好,高考目标是清华北大。

长辈的关注和期许,给了阿勇不小的压力。阿勇本来就有强迫症倾向,比如走在人行道上,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务必躲开砖缝,踩在整砖上,不然就难受。书架上的书一定要按特定顺序摆放,如果妈妈收拾房间没有按特定顺序摆放,他发现后要第一时间重新摆好,然后再去做其他事情。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出差错。”

高三开学后不久进行摸底考试,阿勇的成绩不错,排名班级第三。然而,这个成绩离他的预期差了十几分,他很沮丧,心想如果以这种状态参加高考,怕是无缘清华北大。人生最重要的战斗马上要打响,自己却不能胜券在握,他万分焦虑,失眠、没胃口、心慌、头痛……随之而来。

学校安排高三学生住校,但是为了照顾他这个尖子生,破例同意他走读。这样,他能够回家吃饭、休息,生活质量更有保障。可即便如此,他的应试状态还是欠佳。

“我想休学一年,调整一下状态,等有了充分把握之后,再参加高考。”他说。

对孩子不是批评就是说教

英子的父亲是单位一把手,很少按时下班。偶尔按时下班一回,到家后,对英子不是批评就是说教。在他看来,女儿除成绩还行外,身上到处都是问题。

英子觉得,成绩好是她和别人竞争的唯一砝码,可中考失利,没能进入重点中学,人生一下子黯淡无光。她满腹委屈,无心听课,感觉同学、老师“素质太低”,自己身在其中毫无希望,因此不想上学了。

因为父亲太强势,这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家都没有话语权,主要任务是照顾家人的生活,有时即便看到孩子情绪低落,却也没有能力帮助和指导孩子。

学习好≠内心自信、强大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学习好,内心就自信、强大。其实,这种认识不准确。准确的认识是:高自尊孩子,成绩越好越自信,即便遇挫,也会越挫越勇;低自尊孩子,内心脆弱,一旦遇挫,会不断放大负面影响,深受刺激,日趋抑郁,尤其当他是尖子生时。

而小雪、阿勇、英子都属于低自尊的尖子生。

低自尊孩子,指具有低自尊人格的孩子。低自尊人格,即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全面认识,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类孩子有两个特点:

一是回避挑战。由于不信任自己,面对挑战,不是大胆应对,而是第一时间回避。

二是人际关系差。与人交往,不能坦诚相待。有时为融入集体,会委屈自己,迎合他人,但心不甘情不愿,时间一长,大量负面情绪累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这三个孩子的低自尊

是怎么造成的?

一是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要求太高。

管教孩子一味地高标准、严要求,而且吝啬于表扬,以为一表扬孩子就会骄傲退步;哪怕孩子做得很好,自己心里高兴,也不说一句好听话,持续挑剔孩子。结果,孩子得不到肯定和赞赏,内心无法确立自我认同,于是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无助感。

二是父母对孩子情感忽视。

忽视有两个层面,一是生活忽视,二是情感忽视。这三个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并不缺吃少穿,他们缺少的是情感上的照顾。父母让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有种深深的孤独感。

三是父亲对孩子的否定。

事业有成的父亲相比碌碌无为的父亲,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缺点时,往往更难接受,弄得孩子以为自己是令人厌恶的、不受欢迎的。

另外,当孩子是尖子生时,为保住学业优势,在考试尤其重要考试中续写神话,会比普通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加上父亲的严格要求,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造成孩子得失心太重,一旦遭遇挫折,负面效应无限放大,感觉天塌地陷一般,从而跌入抑郁的泥潭。

父母接纳孩子

既要肯定其优点

也要包容其缺点

孩子本来很优秀,却因为抑郁产生了厌学情绪,对此,他们的父母懊悔不已。他们都表示要改变以前不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并希望孩子能够尽快摆脱抑郁。我给了他们以下建议:

1.不要再给孩子泼冷水

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较弱,往往需要依靠外人特别是父母的评价来获得自信。所以,父母千万不能给孩子泼冷水。泼冷水不会鞭策孩子前进,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另外,父母经常给孩子泼冷水,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冷漠,同时觉得自己不被接受、不值得被爱,从而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2.学会正确地夸赞孩子

正确地夸赞孩子,是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的好办法。有些父母常夸赞孩子,却因为夸赞方式不正确,并不能让孩子从中受益。

比如,夸赞孩子“你真棒,真厉害”,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正确地夸赞,是详细夸赞孩子的能力,让他清楚自己好在哪里。这样,他以后就会不断重复好的行为,并从别人的正向反馈中获得自信,从而建立高自尊。

3.抛弃完美主义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父母接纳孩子,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包容其缺点。

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引导孩子全面认识自己,比如:“这件事你觉得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提高?”“你弹钢琴时,听到热烈的掌声了吗?”

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强化自我认识,发掘其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坦然接受其不完美的一面。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不完美的人才是真实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5991678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时尚女人
育儿知识
生活百科
减肥方法